打好协同战,不让涉诈APP有任何生存空间
2024-10-23 09:26:05? ?来源: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【社评】打好协同战,不让涉诈APP有任何生存空间 这些涉诈APP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,而且威胁着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,还可能存在为黑产引流、为洗钱助力等情况。 伪造地方经济建设等项目、伪造政府城建及水利等项目……据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反诈中心曝光,有不法分子盗用各类官方公开信息,假借政府、央企的名义制作出一批伪造“政府项目”的诈骗APP,欺骗用户投资APP内设置的虚假项目、实施诈骗,带来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,包括“国计民生”“新时代城投”“中国南光”等。 此前,工信部反诈中心也曾多次曝光类似的诈骗APP,这类APP常带有“中华”“中国”字样或直接将国家政策作为名称,宣称高额回报、限期限购,且投资时间通常较长。不少网友看到被曝光的APP名称和图标后纷纷表示,“做得太逼真了,很难不相信”。 现实中,伪造“政府项目”的APP只是APP诈骗乱象的冰山一角。除此之外,还有盗用互联网知名厂商标识的APP,推广所谓“高回报项目”吸引用户投资;仿冒“个人所得税”“12315”以及各大银行和金融平台的APP,假称可提供相关“绿色通道”服务进而实施诈骗;仿冒常用社交、购物、出行平台的APP,实施色情、赌博等诈骗活动;一些个人开发的小众彩票投注类、慈善募捐类APP,也往往暗藏诈骗端口……凭空伪造的“狐假虎威式”APP、克隆仿冒的“李鬼式”APP、自成一派的小众APP,仿佛一个个“黑洞”,用户一旦下载使用,便掉入了不法分子预先设好的陷阱。 类似骗局层出不穷、屡打不尽,原因是多方面的。比如,相关APP的名称和图标多与官方正版APP相似,运行界面也相差无几,迷惑性极强,其通常会利用一些应用商店的管理审核漏洞轻松过审上架,或通过短信、社交软件等向目标人群发送二维码或下载链接,诱骗用户下载安装;这些APP会蹭政策热度、挑特殊时点随机推出,往往有多种传播和下载渠道,甚至可以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”;“高额回报”“绿色通道”“小额返利”等话术极具诱惑性,等等。与之相应的,是当前APP应用市场标准规范仍不健全,相关行为违法成本较低,监管有待加强。 时下,手机APP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但涉诈APP的存在让这份便捷多了几分沉重。这些涉诈APP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,而且威胁着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,还可能存在为黑产引流、为洗钱助力等情况。 对症下药、逐个击破涉诈APP,迫在眉睫。近年来,网信、公安等部门不断加大对此类乱象的打击力度,也取得了一些成效——工信部反诈专班持续对涉诈APP开展监测,一旦发现便进行行业共享,同时在公众号开设栏目,及时公开曝光最新涉诈高风险APP;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“清朗·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”专项行动,对APP搜索查找、下载安装、运行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精准画像治理;多部门联合建起国家涉诈黑样本库,建立互联网预警劝阻平台供手机厂商、安全厂商、浏览器厂商接入,从而精准提示潜在受害人。与此同时,《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、修订,则为涉诈APP治理提供了充分依据。 未来,如何紧盯监管漏洞,精准识别APP设计方和相关平台“挂羊头卖狗肉”的伎俩,将监管和预警尽量前置,最大程度减少人们的财产损失,需要有关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探索;应用市场平台应切实履行职责,从严上架审核,不给问题APP“开绿灯”;公众则须进一步提升警惕意识,谨记不明链接不点击、未知二维码不扫描、陌生网站不浏览等防骗常识,从源头上与问题APP划清界限。 打击治理涉诈APP,是深入整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重要一环,也是维护网络安全秩序、为公众打造安全、健康、干净网络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。在反诈工作常态化的现实语境下,这项工作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——升级打击能力、完善监测监管体系,期待各方积极打好配合战、协同战,帮助人们守好钱袋子,让公众无忧享受网络时代的科技馈赠。 |
相关阅读: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