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“工业风”注入“文化魂”(人文茶座)
2025-03-30 09:39:15? ?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:陈玮 我来说两句 |
钢花飞溅的钢铁厂变身为城市公园、窑火熊熊的瓷器厂化身为文化创意街区、机器轰鸣的机械厂转变为工业博物馆……近年来,各地加大力度保护利用工业遗产,打造功能与情景交融的城市文化新地标,令人耳目一新。 从“工业锈带”华丽转变为“生活秀带”,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觑。北京798园区从一座电子工业园区成长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区,靠的正是文化的魅力。漫步798园区,游客们能近距离感受艺术的美好、创意的新奇,感受北京这座古都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。同样,景德镇陶溪川,原是瓷器厂的旧址,如今成为汇聚创意的文化街区,其魅力正来源于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 正因为“工业风”被注入“文化魂”,工业遗产才转变成为工业文化遗产,其历史价值、文化价值、科学价值更加凸显。 文化是灵魂。工业遗产不仅仅是物理实体,也是文化载体和精神载体。许多工业遗产不仅记录了一段非凡的创业史,也承载着宝贵的精神财富。历史岁月中,一座座厂房、一个个车间里,人们生产生活、创新创造,满腔热忱、拼搏奋斗,千万个家庭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我们的祖国也在工业化的进程中,从积贫积弱到站起来、富起来、强起来。在由原沈阳铸造厂遗址改造而成的中国工业博物馆里,展示着新中国工业史上的许多“第一”,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,传达着浓浓的爱国、奉献和创新精神。感悟这些精神,历史就鲜活起来,深深刻进脑海。 文化生生不息,源自创新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离不开创新,只有持续创新,才能适应城市更新的步伐,融入城市整体文脉。北京首钢园的巨型煤仓化身为艺术品展示空间,成都东郊记忆把废弃厂区改造成数字音乐、电子竞技等文化创意集聚区……思路一转天地宽,大批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工业企业、厂房、矿山等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焕发新生、绽放活力。 因此,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中,应把文化放在重要位置,深入挖掘工业遗产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,把文化的魅力和精神的力量提炼和展示出来,为工业遗产长期健康发展打下文化根基。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03月30日 07 版)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